整理撰稿/宗久實業編輯 吳桓宇
臺灣從2002年便開始推動階段性、不同範圍的「限塑政策」,以期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,減少濫用一次性塑膠袋的情形。第一階段的「限塑政策」,針對公部門、私立學校、百貨公司、量販店、超級市場、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等,共7大類的2萬名業者,逐步限用一次性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。時隔15年,環保署在2017年8月15日正式公告第二階段的「限塑政策」,將從明年1月1日擴大實施管制,新增管制對象包含藥粧及美粧及藥局、醫療器材行、3C零售、書店及文具店、洗衣店、飲料店、西點麵包店等7大類,加上原有管制對象,總計有14大類,預計影響共10萬家業者。
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芭芭拉分校(UCSB)一項全球研究調查指出,人類至1950年代以來,已製造出83億噸的塑膠。其中大多數不是進了掩埋場,便是被丟棄在陸地的各個角落,或是漂流在河川、湖泊上,然而,最終大多流向海洋,真正能進入回收系統的比例不高。有鑑於過去半個世紀以降,已有大量不可分解的塑膠垃圾進入生態系、食物鏈,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,世界各國接連頒布了許多限用塑膠袋的相關政策,希望能扭轉困境,以下為您整理各國/地區面對塑膠袋垃圾的政策與處理方式。 |